♥ 出離心
修行如果不放下,即使跟佛陀學法也一樣沒有效益,因為你把自己困住了。放不下就是困住自己,擔的就不是如來家業,而是自己的家業,老婆、孩子、貸款…等,擔了這些世俗的家業,那你就別想得到真受用!這並不是要每一個修行的人都出家,修行不一定都要出家,但必須有出離心。
如果沒有出離心而說:「我行菩薩道。」這是自欺。不管是出家、在家,如果沒有出離心,出家也是白出,在家學佛也只能得人天果報。有些人的心理不是正的,就是負的,負的就是消極的、厭世的、逃避現實的,正的就是執著的、貪戀的、追求的,但正、負卻不能相加,只能二端擇其中,如得其中,則可稱為出離心。
負的不是出離心,而是厭世的心。出離往往被解釋為厭世或逃避現實,認為這個娑婆世界是苦的,現實社會是苦的,所以只有離開現實的社會,出家修行才是快樂;實際上沒有這一回事,不管在社會上做人或出家,都是一樣的,罪報及業報都是跟著跑的,厭離是厭不了的,逃也逃不掉的。
在世間法來說,有些債務是可以逃掉,有些義務是可以躲避,但在因果上來說,什麼也逃不掉!現在逃掉了,來生還是逃不掉;因此在修行時,有了出離心,還必須再加悲願心,才能對世間法、對世間的東西不執著。
口袋裡要有錢、銀行裡要有錢,頭腦裡則要沒有錢;在社會上要有事業,在身上要有財產,頭腦裡則要沒有事業、財產。如果說口袋裡沒有錢,而滿腦子都是錢;實際上沒有事業,但滿腦子卻都是事業,這是很苦惱的。一切東西我們都可以要,但不是貪;一切東西我們都可以不要,但並不是討厭。有是為了眾生,這是悲願,沒有則是我自己本身不要它。
如果放不下,得到的嫌太少,又怕隨時會失去;沒有得到的又要追求,又擔心追求不到,就這樣老是在煩惱裡。我們已有的一切固然要放下,不要認為是自己的;沒有的東西可以去追求,但也不是為了自己。如果樣樣都為自己,那麼就無法入門;但是把自己放掉、放開,然後抓著眾生也是不行的。只有在開始的時候,我們要有,到後來則要無,有的是願心、願力,無的是得失心。
孔子曾說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」所以為了修道而死,下次來再修,力量是會連貫下來的。有人說:「開悟死了之後還好;不開悟而死,不是可惜嗎?所以還是慢慢來,身體要緊!」法身要借色身來修,但是對修行人來說,是不可以這麼說的,不管是色身的生命,或是法身的生命,都是一樣重要的。
修行是要把你的過去和未來放下,我們不能執著這個身體,身體再好也只是一堆骨頭和血肉,不能因為這一堆的骨頭和血肉的感受,而暫時將一切停下來,等肉體調整好再出發。如果不斷的替自己找藉口,永遠也無法向前跨出一步,修行只有一條直路可走,那就是往前走。所以到了法眼圓滿之後,你終於選擇了入神的道路,將進入佛眼的階段了。
摘錄自 彌勒智庫系列《宇宙靈魂學(下)》P. 216~2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