♥ 成佛歷程猶如蝴蝶展翅高飛
「人欲達成佛境界,須經過五大歷程:掙脫、認識、重建、創新、行動。」
「掙脫就是要撕下自己對自己的標籤,也就是自我設定的封印,讓自己不再畫地自限,擺脫慣性的定律,掙脫辦不到的緊箍咒。」
「第二個認識,就是洞悉自我,截長補短,創造優勢。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,每個人成佛的劇本,及所經歷的問題絕對不同,一定要了解自己,要接納現有,展現所有。成佛是沒有模式的,並不是一定要因循某人的模式才能成佛,那麼他反而著相在別人的成佛模式之中,反而永遠也成不了佛了。」
「第三部分是重建,乃是經由不斷的學習,吸收新知,重建信心,塑造新氣象,人的故事永遠說不完,尤其是那些命運坎坷的人,往往執著在命運的捉弄。其實絕大多數的遺憾,都是自己造成的,自己造成的遺憾自己去負責;而老天造成的遺憾,就還給老天吧!不能走出黑暗的孤寂,就望不到黎明的欣喜;不能走出絕望的深淵,就見不到希望的到來;不願走出痛苦的沼澤,就嘗不到歡樂的甜美。」
「第四個是創新,是指要發揮創意,保持好奇心,時時刻刻求新求變,以期出奇制勝,物種本來就具有非凡的創造力,可以把腐朽變神奇;不斷的創新,可以使生活的層次水平提高,創意是不分大小的,一個小小的好奇或一個不起眼的主意,都很有可能是大有可為的構想。當然創意必須要勇氣,因為當你跳脫出傳統呈現新的觀念,或是創造新的潮流,就必須冒著失敗和被批評的風險。」
「人生在世就是要去體驗,只有勇敢邁向未知的領域,才能領悟生命的真諦;嘗試未曾做過的事,才能真正學到經驗,確實採取了行動,才能知道付出的成果。」
「我想變,萬事萬物都必須改變方得重生,而在重生的過程中,老舊的形式是一定要摒棄的。由挫折中抽身而出的行動,才是再創造的動機。理想是不會自己實現的,除非採取行動,它可以使知識變成智慧,而不是流於空想,是真實的實現。」
「任何一種環境及情境,都有其進化之道,魔、妖、獸、鬼任何的系統都有成佛的道路,失敗可是成功必要的賭注,不要妄想什麼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這些何時真正的出現過,不要總是在等對的時間、對的地點、對的機會,沒有什麼是準備好,如非現在更待何時?踏出第一步吧!」
♥ 一輩子青春
「什麼是一輩子的事呢?就是學習成長,這世界只要是活的東西,都必須不斷的成長,每個物種的輪迴之道,打從一出生就在通往老的路上,一年復一年。這個長字就是老,但與其視為老化,不如看作是成長。其實人不會變化,只有在停止成長以後人才會老,只要有新的想法、知識及人生觀,不斷的進入自己的腦袋中,身體便能夠不斷有新的反應、新的成長,每一天都會是全新的。」
「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間,而是心靈的狀態,不管是輪迴在哪一世,在何種境界,只要還在進步,就沒有老這個字。生命的果實端看物種如何去栽培,對一個把學習當成樂趣的人,老年無疑就是豐收的季節。」
「自憐是一種侵蝕自我的寄生蟲,眾生有很多這樣的症狀,自怨自艾,充滿自憐,沉溺在痛苦的深淵,而不能自拔。但是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,還一直為自己製造更多可以原諒自己的藉口。人總是在埋怨環境作弄人,的確,這個世界不會挖空心思來討好我們,但是有沒有想過,其實人可以自己去創造一個自己喜歡的環境,來討好自己!」
「所以物種每一世輪迴,每一個階段的生、老、病、死都是一種的學習,死了之後又再邁向另一個生命的生,所以物種不能夠有藉口歇息,永遠都是活在學習的當下。物種是沒辦法改變週遭發生的事,但是當你改變了想法,就改變了一切。」
摘錄自 未來佛傳系列《彌勒聖道行(六部曲)須彌山斬妖記》P. 263~268
